粗砂一區二區三區別;砂的三個級配區范圍
砂的粗砂級配區是根據顆粒級配(不同粒徑砂粒的搭配比例)劃分的,通過篩分試驗確定。區區區別各區的個級核心控制指標是0.6mm篩孔的累計篩余百分率,具體范圍如下:
1. Ⅰ區(粗砂級配區)
2. Ⅱ區(中砂級配區)
3. Ⅲ區(細砂級配區)
二、范圍粗砂與級配區的對應關系
粗砂是根據細度模數(μf)劃分的,其范圍為3.1~3.7。級配區則是基于顆粒分布的累計篩余結果,兩者并非嚴格一一對應,但存在一定關聯:
1. Ⅰ區砂:包含大部分粗砂(μf=3.1~3.7)和少量較粗的中砂(μf=3.0左右)。
2. Ⅱ區砂:主要為中砂(μf=2.3~3.0),但也可能包含較細的粗砂或較粗的細砂。
3. Ⅲ區砂:主要為細砂(μf=1.6~2.2),偶含較細的中砂。
三、細度模數與級配區的區別與聯系
| 分類標準 | 細度模數(粗細程度) | 顆粒級配區(粒徑分布) |
||-|-|
| 定義 | 反映砂粒整體粗細的平均值 | 反映不同粒徑砂粒的搭配比例 |
| 核心指標 | 計算公式得出(基于篩分數據) | 0.6mm篩孔累計篩余百分率 |
| 獨立性 | 相同細度模數的砂,級配可能不同 | 不同級配區可能包含相同細度的砂 |
| 應用重點 | 調整砂率和用水量 | 優化混凝土密實度和和易性 |
四、實際應用建議
1. 優先選用Ⅱ區砂:其顆粒級配適中,適合大多數混凝土工程。
2. Ⅰ區砂:需提高砂率并增加水泥用量,以改善保水性。
3. Ⅲ區砂:需降低砂率或與人工砂混合,避免干縮裂縫。
通過綜合顆粒級配和細度模數,可更科學地選擇砂的類型,優化混凝土性能。具體篩分數據可參考國家標準《建設用砂》(GB/T 14684-2022)。
相關文章: